龙口新闻故事,龙口新闻2020视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龙口新闻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龙口新闻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莱字的故事?
“莱”这个姓氏,颇为稀少,宋代《百家姓》就没有提及,如今更是难得一见。但根据史料记载,在历史上的确存在“莱”姓。通常认为,这个姓氏与胶东半岛古代的莱子国有关。
莱子国这个历史概念,相信胶东的朋友都不会陌生,这是商代至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的名称。在《左传》和《史记》当中多次提及。如今胶东半岛很多县市区的名称,也与此有关。
根据史料记载,莱子国最盛时,不仅占有胶东半岛大部,并且一度欲与齐国争夺山东中部区域。
齐国北有燕、西有晋、南有鲁,都属于中原诸侯体系,在“尊王攘夷”的名分束缚下,难有施展空间。而东面的莱国,是商代就立国的诸侯,常被视为“莱夷”。因此,进入春秋时期之后,齐国逐渐把东莱作为兼并扩张的主要方向。经过数代的征伐,最终灭掉莱国,将之迁徙他地。
莱姓出现,在莱国灭亡之后。关于莱姓与莱子国之间的关系,《古今图书集成》中记载道:“莱氏,子爵,其俗夷,故亦谓之莱夷。今登州黄县东南二十五里,有故黄城,是莱子国。襄六年,齐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这里说的襄六年,指的是鲁襄公六年,当时在位的齐君是齐灵公。而带兵攻灭莱国的大将,就是晏婴的父亲晏弱。
而《路史》记载的细节更多一些,史载:“及齐复入莱,共工浮柔奔棠,晏弱迁之郳。有莱氏、郲氏、浮莱氏、浮氏。”意思是说:莱氏、郲氏、浮莱氏、浮氏都源自莱国。
国灭之后以故国为氏的情况,在春秋时期较为常见。在《左传》当中,提到了“晋国大夫莱驹、齐国大夫莱章”。其中,莱章出场是在鲁哀公二十四年,晚于鲁襄公,时间上能够对应。
除了莱驹和莱章之外,史料中再难看到其他的莱姓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姓氏研究者大多认为,莱姓后来去掉草字头,改为“来”姓。“来”姓虽然也不多见,但规模至少比“莱”姓要大很多。浙江萧山的一支来姓人就比较有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山东邹城,清代曾出土过一个《莱子侯刻石》(在考古界和书法界都很有名),上面写到:“始建国天凤三年二月十三日,莱子侯为支人为封,使偖子良等用百余人,后子孙毋坏败。”
威海的历史故事?
威海的历史故事:
1、秦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今市境先属齐郡,后属胶东郡,为腄县地。《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之罘,立石颂秦德焉。秦之腄县,设治于今烟台市福山区境内,以东别无他县。
2、西汉时期:
境内属青州东莱郡地。《汉书·地理志》东莱郡注谓高帝置。师古说故莱子国也。东莱郡治在今莱州市,领县十七,今市境内置有不夜县、昌阳县、育犁县。是为境内有县级政区建置之始。
3、东汉时期:
东汉初省并不夜、育犁二县,境内仍属青州东莱郡。郡治由今莱州市迁至今龙口市黄城集。1986年,在威海市区塔山北麓出土长贵亭侯龟钮铜印,其形制为东汉遗物。亭是县属行政单位。可知,东汉时,今市区一带曾是昌阳县长贵亭侯的封地。
4、东晋时期:
后赵在牟平县析置东牟郡东牟县,今市境北部属之,郡治、县治均在今烟台市牟平区。境南部仍属长广郡,为昌阳县地。前燕、前秦、后燕、南燕四代相沿未改。
5、唐代:
境内为河南道登州地,设文登县。唐代,登州几经置废。武德四年析东莱郡置登州,州治文登,贞观元年废。
如意元年又以莱州之牟平、黄县、文登复置登州,州治牟平。神龙三年徙治蓬莱。天宝元年又废,改置东牟郡。
乾元元年,又改称东牟郡为登州。自唐麟德二年析文登县西境,于东牟故城置牟平县,至清雍正十三年的一千余年间,境西南部一直属牟平县,其余属文登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龙口新闻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龙口新闻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