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蓬莱新闻,蓬莱新闻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冈蓬莱新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黄冈蓬莱新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宋的“东坡居士”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如何被贬黄州、惠州、儋州呢?
北宋的"东坡居士”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如何被贬黄州、惠州、儋州呢?
一、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一起彻头彻尾的冤案。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创行新法,苏轼反对变法,几次向神宗皇帝上疏新法弊端,因而引起王安石的不满。苏轼感到在京城将面临政治上的危机,请求外任。
于是,出京到杭州任通判。后来又转知密州(即现在的山东省诸城县)、徐州(即现在的江苏省铜山县)、湖州(即现在的浙江省吴兴县)
在湖州任上不久,御史李定等人罗列罪状上书弹劾苏轼。元丰二年,御史台(旧称乌台)李定等人派人到湖州将苏轼逮捕,押到汴京,其罪名是作诗讽刺朝廷。
苏轼被押解到汴京,关进大牢,审讯随即进行。罪证是别人为苏轼刻的一部诗集,而最先把这部诗集作为证据的是《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苏轼也的确有所谓的"把柄"可抓,凭自己文才经常在诗中讥讽朝政,贬斥新法,这些诗传诵一时影响不小。主审官因政见不同,把苏轼诗中某些讽刺新法的地方,捕风捉影上钢上线,说苏轼对神宗不满,逼苏轼招认叛逆罪。
二、柳暗花明
苏轼《咏桧》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就在神宗面前挑拔道:"陛下飞龙在天,苏轼以为不知己,反欲求地下蛰龙,不是想造反吗?"神宗回答说:"诗人之词怎么可以这样理解,他的《咏桧》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时正遇仁宗皇后病重,神宗为了祖母病势好转,打算进行一次赦免。仁宗皇后说:"不须赦免天下凶恶,只要放了苏轼一个人就行了。"又接着说:"过去仁宗举贤良,回宫时非常高兴地说,我今天又为子孙得到太平宰相两人,他说的正是苏轼兄弟,现在难道你要把苏轼杀掉吗?"仁宗皇后边说也掉泪,神宗也在一旁陪着下泪。
一些同情苏轼的人也站出来为他说话。丞相吴充有一次问神宗:"皇上感到曹操这个人怎么样?"神宗说:"曹操算个什么东西。"吴充说∵陛下以尧舜为榜样,当然看不起曹操。曹操猜忌心极强,但还能容忍祢衡这样的狂人。陛下难道还不能容忍苏轼吗?"神宗有所触动说:"我正打算放了他。”经过五个多月的审讯,终于给苏轼定了个"讥讽政事"的罪名。苏轼虽然心中不服,但能幸免一死,已是喜事了,只得写检讨认错,因此,被贬官至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的苏轼成了东坡。
三、被贬黄州后又几次被贬
苏轼被贬黄州后,在黄州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元丰七年三月改贬汝州。汝州是京城所在地,说明朝廷对他的态度有点转变。这期间,会唔了退休宰相王安石,这对政敌又是文坛巨匠相会甚欢。这时,王安石已被排挤出朝,闲居江宁,两人的理想和抱负同样以失败告终。苏轼又因不容于新旧两党,再贬杭州;再因政见不合外放颖州;而后因新党再次执政,又被贬至惠阳。
1097年,62岁的苏轼再次被贬到贬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儋州虽然是蛮荒之地,苏轼在这里贡献很大,儋州人民对他也无比的崇敬。
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遇朝廷大赦,65岁的苏轼调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江苏常州。宋高宗即位,追赠他为太师,谥"文忠"。
苏轼一生波澜壮阔,少年得志,中年遭难,"乌台诗案"差点丧命,晚年又连续遭贬,伦落天涯。
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最初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当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时,他持保守态度反对王变法,因而遭到被贬。宋哲宗时,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当权,起用他做翰林学士,但当旧党废出一切新法,他又不满旧党纠错过旺,再遭排斥。等到新党再次得势,他以六十高龄被贬儋州。直到大赦内移,真是命运多舛。
四、文学巨匠
苏轼是一位文学全才,不仅在诗、词坛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书法、绘画、音乐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散文明快锋利,气势磅礴,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不愧是一位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巨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立即删除。
苏轼因"乌台诗案"系于御史台獄。甚至写了与弟子由的诀别诗。这时仁宗妻曹太后,退职宰相张方平和范镇等元老重臣纷纷出来营救,连变法派中的章惇也为他说情。最后还是退职的王安石说,"岂有盛世而杀才士者乎!",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这样以王安石一言而决,从轻发落。.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于黄州(今湖北黄崗)。
元估八年(公元1093年),苏轼由于朝内的党争,不安于朝,而出任定州知州。
宋哲宗主政,第二年改为绍圣元年,旧党人物吕大防,范纯仁等罢职,新党人物章惇,吕焘出任宰执大臣,把打击"元佑党人"作为主要目标,苏轼兄弟首当其冲。御史虞策,殿中侍御史来之邵以苏轼以前起草的诏令中"语涉讥讪","讥斥前朝"为由,加以弹劾,结果落两职(取消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称号),退一官(取消定州知州之任),以左朝奉郎(文职的一种阶官,正六品上)知英州。(今广东英德)虞策还认为"举罚未当",又贬为充左承议郎(正六品下)。六月,苏轼赴贬所途经安徽当涂,又被贬为建昌军(治所在今江西南城)司马(属官),惠州(治所在今广东惠阳东)安置。苏轼只好把家小安置在阳羡(今江苏宜兴),独自与幼子苏过等南下。途经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改贬为宁远军(治所在今湖南宁远)节度副使(地位比司马低的属官),仍惠州安置。十月,苏轼抵达惠州。在惠州度过二年多谪居生活。后又把他贬为琼州(治所在今海南岛海口市)别驾(知州的佐官),昌化军(治所在今海南岛昌江)安置。绍圣四年,(公元|097年)四月,他只好把家属留在惠州,独自与苏过渡海,7月到达儋州。(治所在今海南岛儋县)。一住又是三年。
心似已灰之人,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苏轼晚年《自题金山画像》,总结自己一生的功业:不是自己最显赫作礼部尚书,祠部员外郎时,也不是任阀州、徐州、密州知府时,而是自己被贬谪的三个地方,黄州,惠州,儋州。这虽与苏轼豁达的态度有关,但确是苏轼功业的真实写照。
神宗元丰二年,苏轼知湖州,他在给神宗的《湖州谢表》中,带有个人色彩,被新党抓住小辫子,说他愚弄朝廷,衔怨怀怒,包藏祸心,对皇上不忠,他们从苏轼的诗作中挑出隐含讥讽的句子。苏轼被御史台吏部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乌台诗案”。因御史台遍植柏树,柏树上常年有乌鸦栖息,所以叫乌台。
朝中元老,甚至变法派中也有很多人上劝谏书保苏轼,退休的王安石也从金陵上书“安有盛世杀才士乎”,神宗终因王安石“一言而决”,免了苏轼死罪,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
到了黄州后,作为罪官,苏轼贫困无依,衣食不周,儿子苏过和苏迨只能“望肉下饭”(墙上挂一块腌肉,吃饭时望一下吃一口饭)。当时有个书生叫马正卿的,向黄州长官求情,为苏轼要了一块黄州东郊的荒地。
苏轼在这块荒地上开垦种粮,还建了屋子,就是著名的“雪堂”,苏轼一家才算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苏轼最喜欢的前人白居易被贬忠州时,是在忠州的东坡。现在苏轼在黄州的东坡,所以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苏东坡的名号从此而来!
苏东坡在此期间走出了心境上的困难,走出了一片天地,创作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还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苏东坡的文学、书法都在黄州创造了奇迹,他越来越喜欢黄州,自己也达到超然无我的境界。
文学的苏东坡变成了哲学的苏东坡,苏东坡成就了黄州、赤壁。黄州、赤壁也成就了奇才苏东坡。
宋哲宗即位,苏轼还朝任翰林学士。哲宗是幼年嗣位,由旧党秉政,执政大臣尽废新法,苏轼却主张保留新法中的免役法,增强国防力量等措施,又招致旧党程颐一派攻击排挤,先后出知杭州、颖州、扬州。
苏轼无论在何地,总是心系百姓,造福百姓。以知杭州为例:赈灾,办医院,五水共治,西湖成型。苏轼在杭州办的“安乐坊”医院为杭州首家公立医院。疏浚西湖湖底淤泥和葑草筑一条跨越西湖南北的长堤,上造六座桥和九座亭子,堤上植芙蓉、杨柳。苏轼继任者在堤上题苏公堤碑,后人称为苏堤,与白堤,杨公堤并称西湖三堤。
哲宗亲政后,苏轼还朝。新党东山再起,这次,苏轼面对的是心恨手辣的昔日好友章惇,苏轼垂暮之年,被远贬岭南。
惠州当时还是瘴疠之地,苏轼又值暮年,基本生还无望。
苏轼让儿子苏迈带一家老小去宜兴居住,只带儿子苏过随行,苏轼的知音爱妾王朝云坚持随行。作为四川人的苏轼很不适应岭南气候,但他的境界可以超越生命中的所有苦难,并且乐在其中,深受百姓爱戴。他疏浚惠州丰湖,丰湖在惠州的西面,苏轼也叫做西湖。
可惜的是,朝云没能抵抗住瘴气,三年后病逝。苏轼为她写下了“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的悼亡词。
元符二年,苏轼被贬至最远的儋州,此时,苏轼已经六十二岁了,弟弟苏辙也被贬雷州,兄弟二人在藤州相遇,苏辙送哥哥出海,这一别就是永生之别,再也不能千里共婵娟了!
苏轼在儋州生活更为困苦“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以朝奉郎身份还朝,北归途中,在常州病逝,谥号“文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冈蓬莱新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冈蓬莱新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