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缺水新闻,烟台缺水新闻报道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烟台缺水新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烟台缺水新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东烟台现海市蜃楼盛景,高楼飘在云端持续4个多小时,是平行宇宙吗?
8月5日山东烟台出现的海市蜃楼现象,高楼飘在云端持续4个小时,与平行宇宙有关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烟台的地理位置和海市蜃楼是如何发生的。
1、烟台基本概况
烟台是山东下辖的16个地级市之一,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北濒渤海并与辽宁大连隔海相望、南临黄海、东连威海、西与潍坊和青岛相接。
烟台市域面积较大,其中陆地总面积为13745.95平方公里、管辖海域为2.6万平方公里。共下辖4个市辖区(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莱山区)、7个县级市(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蓬莱市、招远市、栖霞市、海阳市)和1个省管县(长岛县),常住总人口约为71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为7832.58亿元,人均GDP约为11万元,在山东省乃至国内均排名前列(2018年度数据,莱芜并入济南,曾经排名第二的烟台退居第三位)。
2、海市蜃楼形成原理
海市蜃楼通常情况下发生在下垫面较为开阔的沙漠、草原或水面上,它是自然界中发生的一种比较简单的光学现象,即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它的形成主要受逆温层(属对流层内低层空气受特殊环境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的反常现象)的影响,虽然逆温层内大气非常稳定,但空气密度却出现了下高上低的显著变化,这时候光在穿过不同密度大气层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折射和反射现象,而且大气越稳定(风速越小)反射的就越充分,看到的景象就越清晰。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气象环境也是千变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海市蜃楼反射或折射的“质量”,不像平面镜反射那样清晰,因此一些模糊不清的场景让人难以辨认其原型到底是什么。这也为一些渲染所谓的平行宇宙和时空错乱等提供了条件,只要是找不出原景的现象都概括到了还没有形成定论的“平行宇宙”里,海市蜃楼、“双鱼玉佩”、彭加木失踪等等。
此次烟台所出现的海市蜃楼现象,是继江苏洪泽湖海市蜃楼之后的又一自然盛况,而长达约4个小时(洪泽湖海市蜃楼持续约40分钟便消失)更是让广大群众饱了眼福,高楼大夏、塔吊、避雷针等都在云端显现,不少人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录像记录这一奇观以作留念。
不过,海市蜃楼虽然是比较奇特,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见得能碰上,因此往往被看做是一种“幸运”。但是有的时候海市蜃楼现象的出现,也会带来一些的灾难,比如在沙漠中出现海市蜃楼,这会给本来就缺水的人带来一种错觉,一旦失去理智则很可能命丧沙漠。而且海市蜃楼的是伴随着逆温层的出现而出现的,由于这种环境下大气较为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从而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工厂、仓库,一定要做好天然气、煤气等阀门关闭的检查工作以及污染物排放监控,必要时要采取人工辅助通风促进扩散。
总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海市蜃楼仅仅是一种最基本的大气光学现象而已,与平行宇宙等无关,我们只要科学理性的对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加以分析就能得出科学的答案。
今年秋天山东又两个多月没有有效降雨了,会不会从秋旱到冬?
我国南涝北旱局面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干旱造成的,全球气候恶化不是温室效应所致,也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干旱造成的,都是地表蓄水面积过度减少,导致水调节气温功能丧失所致。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技进步,世界人口也在迅猛增长,为了生存,人类对土地广泛开发,对水过度疏导,城市扩建,道路,铁路,机场,以及地面硬化,森林砍伐,草地开垦,湿地改造河道湖泊填充防渗等等,造成地表水严重缺失,水调节气温功能丧失。随着全球干旱范围逐年扩大,干旱程度逐年加重,干旱的地表及各种建筑设施不具有调节气温作用,吸热能力极强,升温高升温快,夏季温度可达60度以上,这些地方变成了“大火炉”,不断产生高温热浪冲击大气,气候混乱,气温异常,大气循环紊乱,旱涝不均,越干旱气温越高,气温越高越干旱,形成了恶性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现实。这是全球气候恶化的真正原因,也是我国大气循环紊乱,旱涝不均的真正原因。
改变以前不合理治水方式,科学合理治水,恢复雨水正常循环体系,才是正确选择,减排只能误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烟台缺水新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烟台缺水新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